
關於鍾鼎藝術

鍾鼎藝術的誕生,從單純懷抱對美的熱情,獲得許多有緣人的鼓勵,
而越走越寬廣,更加堅定「鍾情藝術 鼎力玉成」的理念。
鍾鼎藝術以感恩的心情,協助藝術家專心創作、盡情揮灑,
而能在藝術道路上走得長遠、走得遼闊。
鍾鼎藝術對於透過一次次畫展,讓人們認識什麼是真正值得品味、典藏於生活……。
從追求創新到發覺雋永,把藝術家純粹的感動力讓藏家知道,是鍾鼎藝術一直努力的方向。
未來期待讓藝術更多元化的呈現,以及不同新元素的激盪。
除不定期舉辦畫展,並致力跨業界合作,
讓豪宅接待中心成功化身為現代美術館,讓茶道走入畫展裡,
期待藝術欣賞融入生活、深入人心。
鍾鼎藝術創辦人
曾 明 楠
誰擁有藝術收藏的資格呢?
出生於竹北農村的曾明楠來說,對美的鑑賞每個人都有,關於自身是否願意重視與培養。
近年他回饋鄉里,在故鄉新竹縣竹北國小成立《金月美術獎》,他以父母親之名,鼓勵小朋友發揮美術創意,未來都變成閃閃發亮的大星星!曾明楠學生時代受到美術老師蔡國川啟蒙,小時候一邊放牛,一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因緣際會成為一名廣告人,牽起他從事藝術經紀的契機。


從廣告專業到藝術經紀的40年旅程
任職於廣告公司時,曾明楠就開始經營一家古董店,當時主要販售字畫與古董,正值兩岸剛開放,1990年代他經常往返澳門,與從中國大陸帶來書畫古董的跑單幫交流合作。「那段收藏過程充滿挑戰與學習,也讓我逐漸累積了眼光與經驗。」
從廣告專業到藝術經紀的40年旅程
「藝術經紀是門高門檻的專業,不僅需要資金與時間的投入,更要有品牌經營的眼光。
幸運的是,我在廣告業的經歷為我帶來了寶貴的養分。」
曾明楠在國華、奧美、聯廣等知名廣告公司,經手的品牌包括伯朗咖啡、光陽機車、中國信託、美國運通等,都是領導業界的長青品牌。
塑造品牌價值 (Brand Equity)成為我在藝術經紀中最重要的核心思維,希望藝術家的創作不是曇花一現的亮麗。
所以,我專注於為藝術家建立品牌,挖掘作品的深層內涵,並以永續經營的觀念推廣藝術家的名號與價值。
掌握潮流,創造成功案例
自2000年起,藝術收藏市場從傳統古文明與歐洲藝術逐漸轉向印象派與古典寫實。我觀察到這股潮流,成功策劃多場專題畫展並締造傲人佳績。我曾一次展出30幅大尺幅作品,最終由一位收藏家將完整系列全部收藏。類似的成功經驗也發生在古典寫實的推廣中,我代理的畫家擅長透明罩染技法,深受市場青睞,許多展覽作品也能迅速售罄。
透明罩染技法就是達文西創作蒙娜麗莎的技法,達文西在世界上僅留有十幾幅的畫作,其中畫作《救世主》在2017年以136億新台幣的天價賣出,寫下藝術史上最高拍賣價格紀錄。由此可知,古典寫實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也是鍾鼎國際藝術能夠經營至今25年,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
曾明楠表示:「我的經營策略不僅著眼於藝術品的銷售,更注重引導收藏家建立「系列性收藏」的概念。透過收藏藝術家的某一創作時期、主題或技法的系列作品,能讓作品與收藏家的情感更具延續性,並增添生活中的藝術想像空間。」


持續耕耘,成就品牌價值
在一次與收藏家的對話中,藝術經紀人曾明楠深刻體會到藝術收藏背後的文化與情感價值。這位收藏家語重心長地說:「家風難傳啊。」
這位收藏家對收藏有獨到看法,不只為了美化生活空間,更希望將畫作中意義傳遞給他的子孫後代。每一幅畫作,寄託著他對未來世代的期許。他甚至會將每幅作品的收藏緣由與情境記錄下來,讓後代了解這些畫作的獨特價值。
曾明楠清楚記得,收藏家一邊鑑賞作品,一邊說:「看到這幅畫,我就想起一句詩——‘野渡無人舟自橫’。這種意境讓我心生共鳴。」曾明楠指出,讓收藏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能夠激發情感與思考的能量來源。
傳承家風:收藏與藝術的深刻對話
在一次與收藏家的對話中,藝術經紀人曾明楠深刻體會到藝術收藏背後的文化與情感價值。這位收藏家語重心長地說:「家風難傳啊。」
這位收藏家對收藏有獨到看法,不只為了美化生活空間,更希望將畫作中意義傳遞給他的子孫後代。每一幅畫作,寄託著他對未來世代的期許。他甚至會將每幅作品的收藏緣由與情境記錄下來,讓後代了解這些畫作的獨特價值。
曾明楠清楚記得,收藏家一邊鑑賞作品,一邊說:「看到這幅畫,我就想起一句詩——‘野渡無人舟自橫’。這種意境讓我心生共鳴。」曾明楠指出,讓收藏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能夠激發情感與思考的能量來源。
收藏家的獨到眼光與不藏私
還有一位重量級收藏家,遍覽世界各地的藝術瑰寶,收藏了眾多印象派與巴比松派的經典作品。然而,當他接觸到曾明楠所推薦的藝術家林建時,發自內心地感嘆,深感藝術家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吸收了古典大師們的精髓,才能創作出如此動人的作品。
這位收藏家對這些畫作喜愛至極,甚至很慷慨地將自己一座百年名園提供給林建當作畫室,不只收藏藝術,更鼓勵年輕創作者。
令曾明楠很佩服,這位收藏家的偉大願景,希望將所收藏的上百幅作品成立一座美術館,向公眾開放。他表示,這些作品不僅蘊含了古典藝術的靈魂,更帶有現代藝術家的獨特視角,值得更多人欣賞與學習。他的初衷不是為了投資或盈利,而是希望讓更多學生與藝術愛好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美好的藝術品。
情感,才是藝術的靈魂
還有另一位收藏家,是上市科技公司的董事長,經常飛往全球各地出差開會。他談到,自己參觀過世界各大美術館與畫廊,欣賞了無數頂級作品,但卻少有情感上的共鳴。
然而,當他接觸到曾明楠推薦的作品時,卻深深被其中的情感打動。這位企業家表示:「這些畫作的創作水準毫不遜色於國際一流作品,但多了一份感情。這種情感,才是藝術的靈魂。」


藝術傳教士:深厚的情感連結
作為藝術經紀人,曾明楠將自己視為一名「藝術傳教士」。他踏入藝術經紀,一切似乎就是自然發生,故事可以從他的英文名字談起,Matthew,回顧1985年奧美廣告在台灣成立,他被網羅成為奧美第一位業務,奧美創意總監紐西蘭Chris Lapsley熱心幫他取英文名字,看到他來自鄉下來、個性熱情,純樸笑臉,就像在紐西蘭村莊裡傳教士的印象。
他坦言,雖然每次將藝術家們的畫作送到收藏家手中時都感到不捨,但更重要的是,讓這些作品找到最適合的歸屬,並成為收藏家生活與精神的一部分。他相信,只有藝術家、經紀人與收藏家三方形成深厚的情感連結,藝術的價值才能真正被發揮。
這段對話充分展現了藝術收藏的真正意義:它不是單純的購買或展示,而是對生活美學、家族文化與未來傳承的深刻承諾。這份家風,正是藝術經紀人與收藏家共同努力傳承的精神。

曾明楠強調:「掛滿畫作的房子就是充滿思想的房間。」他認為,藝術不僅僅是用來欣賞的,它還能讓空間充滿思想與生命力,進一步影響人的心境與思考方式。他從Joshua Reynolds (1784)的話:「A room hung with pictures is a room hung with thoughts.」獲得極大的啟發。完美詮釋了藝術與思想的關係——藝術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能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對年輕一代來說,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價值觀的選擇。
楠山藝術節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感受「藝術融入生活」的機會。曾明楠提到,藝術節專設了一個區域,展示藝術品如何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希望讓更多年輕人明白,「藝術應該是生活的基礎,而不是奢侈品。當藝術進入你的日常,生活的層次和價值自然會被提升。」
這不僅是對年輕收藏家的教育,也是對大眾審美的一次重新定義,藝術不應該只是投資的工具,而應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靈感來源與美學基礎。
2025年Matthew轉換跑道踏入藝術經紀邁入第25年,秉承藝術傳教士的信念-「尊重創造者與創造物 讓你我住於驕傲之處」,讓藝術可以屬於所有熱愛生活的人。
楠山藝術節是慶祝鍾鼎今年邁入第25年,陪伴藝術家與藏家一同走過這麼多年,情感深厚。因此今年的主題定為「The One I Love」,最初與最真的堅持「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回望有情」。
回望這並不意味著停下腳步,而是希望以此為起點,繼續邁向更遠的未來。